2023什么情形可以不起诉

2022-12-11来源:网络收集162 人看过

关于2023什么情形可以不起诉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不予起诉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以及证据不足不起诉。

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形我们称之为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依照刑法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可以适用这种不起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刑法》第10条)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刑法》第22条)

(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刑法》第20-21条)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刑法》第22条)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刑法》第24条)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刑法》第27条)

(7)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刑法》第28条)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7条、第68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也可以不作出起诉决定,在确认犯罪嫌疑人有上述情形之一后,还必须在犯罪情节轻微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考虑适用不起诉。即人民检察院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以及一贯表现等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在确实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为有利时,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的,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这里需要指出,所谓“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在起诉与否之间做出自主选择,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况,因而不能提出起诉。在此意义上,所谓“可以”一词的表述并不准确,科学的含义是“应当”。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则》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刑事案件中,即使最终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对犯罪嫌疑人决定不予起诉,但这也不能代表其没有构成犯罪。在我国要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必须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但通常不予起诉一般是在人民检察院审查阶段作出的,所以最终不予起诉也就不能认定其不构成犯罪,也有可能是免于追究刑事责任而已。

相关内容: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一、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1)法定不起诉:

A、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B、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依照刑法规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E、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F、其他法律,法令规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

(2)酌定不起诉:

A、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处罚情形;

B、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C、嫌疑人又聋又哑,或是盲人犯罪;

D、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

二、审查起诉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阅案件材料,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

(三)听取被害人意见,

(四)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五)补充侦查。

提起公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按照普通程序向人法院提起公诉,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照片。

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法定不起诉:又称为绝对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对于案件有一个法定不起诉还有酌定不起诉的内容,法定的不起诉涉及到多种情形,包括,实施的行为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行为的,或者是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等情形,还有一个酌定为不起诉的情形,比如因为正当防卫等实施的行为的。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不予受理劳动仲裁的情形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不予受理劳动仲裁的情形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 劳动

  •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有哪些情形

    法律咨询解答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这些: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

  • 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某某不起诉要通知受害者吗

      律师解答 检察院不起诉需通知受害者。依据《刑事诉讼法》,受害者对不起诉决定有异议,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不及时通知可能导致受害者权益受损,无法及时寻求法律救济。律师解查看全文

    • 诈骗罪取保候审不起诉会判刑吗

      律师解答 即使诈骗罪的嫌疑人获得了取保候审,如果法院最终认定其有罪,仍然会根据其犯罪情节进行量刑判决。依据《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数额较大者可能会被判查看全文

    • 不预交诉讼费用的几种情形有哪些

      律师解答 关于不交诉讼费用的情形,主要包括部分案件可以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不预交或执行后交纳。这样可以在打官司过程中实现后付费,但具体情形需根据案件实际情查看全文

    • 强制清算的情形

      律师解答 今天我们来说说法院强制清算程序是怎么样的?公司强制清算是解决公司清算中财产、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的特别程序,当事人申请公司强制清算,法院经审查符合条件后予以查看全文

    • 某某不起诉还会判缓刑吗

      律师解答 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意味着不追究刑事责任,而缓刑是判决后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不起诉通常针对情节轻微或证据不足的情况,而缓刑是在判决后暂不执行刑罚的可能结果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不予受理劳动仲裁的情形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不予受理劳动仲裁的情形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仲裁之后公司注销怎么办 劳动

      2022-12-11 阅读:288
    •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有哪些情形

      法律咨询解答 盗窃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这些: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

      2022-12-10 阅读:179
    • 不得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

      2022-12-10 阅读:145
    • 停止死刑执行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关于停止死刑执行的情形主要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停止死刑执行的情形主要有哪些死刑执行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审人民法院

      2022-12-10 阅读:614
    • 哪些情形应立即停止执行死刑

      关于哪些情形应立即停止执行死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哪些情形应立即停止执行死刑死刑执行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

      2022-12-10 阅读:180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