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解答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采取上述行政行为并造成相对人财产损害的,行政主体应承担赔偿责任。 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了强迫相对人履行行政法义务或行政决定,或为了达到某种行政法目的而采取的各类强制性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上述强制措施均应依法使用,如因违法而对当事人财产造成损失,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3、违法征收、征用财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征收、征用财产,并造成相对人财产损害的,行政主体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法律咨询解答 1、临时用工合同解除,在符合法定情形的情况下也是要支付赔偿金的。临时工也属于受到劳动法保护的合同制用工,而如果试用期员工存在法定过错的话,用人单位按《劳动
法律咨询解答 1、工伤后续治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单位未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因其过错给职工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全部治疗费用依法由用人单位承担。2、根据《工伤保险条
法律咨询解答 1、辞退的赔偿金如果达到纳税的数额标准的用交税。2、该赔偿金应当计入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如果超过纳税的起点数额的,要按照百分之三至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