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可享医疗期待遇吗

2022-07-05来源:网络277 人看过
劳务派遣可享医疗期待遇。劳务派遣单位是被派遣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由双方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法律依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劳务派遣合同最低签多少年

    劳务派遣合同最低签2年。劳务派遣应当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明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等,劳务派

  • 劳务外包是临时工吗

    劳务外包一般是非全日制用工。劳务外包是将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其他服务机构完成的情况,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通常属于非

  • 工伤有哪些赔偿和待遇

    工伤的赔偿和待遇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关系解除的,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

  • 法律专题推荐

    SQL Error: select classid,classname,classpath from zs_u_ls_com.phome_enewsclass order by rand() limit 6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咨询

    • 劳务期间第三人侵权赔偿多少

      律师解答 劳务期间第三人侵权,赔偿需视具体情况。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可并行,但重复性项目不重复支付。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权益受损,赔偿无法落实。律师查看全文

    • 在公司工作两个月了,但劳务公司一直拖欠工资该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 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依据《劳动法》,老板拖欠工资属违法行为,您有权要求支付。长期拖欠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生活困难,应及时处理。律师解答可维权。操作如下:1.与查看全文

    • 工伤待遇由谁承担

      律师解答 关于工伤待遇的承担者,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雇主已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那么工伤待遇将由工伤保险基金与雇主共同承担;若雇主未购买相关保险,则所有费用将由雇主独自查看全文

    • 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关于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的规定,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当工伤由第三人造成且第三人不愿意支付或无法确定时;二是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且不愿支付工伤待遇时。查看全文

    • 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工伤待遇

      律师解答 关于工伤待遇申请的时间,职工在获得工伤认定书后,可以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当地社保局进行申请。一般来说,如果材料齐全,工伤待遇会在两周内发放。申请可以由职工本人或单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劳务派遣合同最低签多少年

      劳务派遣合同最低签2年。劳务派遣应当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明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等,劳务派

      2022-07-05 阅读:208
    • 劳务外包是临时工吗

      劳务外包一般是非全日制用工。劳务外包是将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其他服务机构完成的情况,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通常属于非

      2022-07-05 阅读:580
    • 工伤有哪些赔偿和待遇

      工伤的赔偿和待遇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关系解除的,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

      2022-07-05 阅读:211
    • 劳务分包合同违约金的规定是什么

      劳务分包合同违约金的规定是:违约金是劳务分包违约后的补救措施,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劳务分包合同违约金的数额比例一般由双方协商进行确定,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022-07-05 阅读:167
    •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有什么要求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要求有:具有机构章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二百万,具有资质证书;具有三名(包括法人在内)以上经市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培训考试取得

      2022-07-05 阅读:158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