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分公司是否能签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分公司是否能签劳动合同
1.分公司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具有用工权,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2.分公司没有依法登记,且没有取得营业执照的,不具有用工权,不能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此时需要有总公司的授权,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是总公司,而非分公司。
即,判断分公司是否有用工权,主要看其是否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而只有用工权,才可以直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二、签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如下方面:
(1)劳动合同的内容要注意全面。
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2)最好签订书面合同,并且自己要保留一份合同。
不愿意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想以此逃避一些责任,是对劳动者极不负责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这样,如果发生劳动纠纷、争议,就有法律依据。
(3)即使在试用期内也要签订书面合同。
有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员工,可以不对劳动者负任何责任。
很多用人单位试图用签订试用合同的方式来规避求职者在劳动合同试用期当中所应当享有的劳动权利,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即使是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必须要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只签订试用合同的话,则就是违法的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相关内容:挪用公款单位领导失职责任的行政处分方式有哪些
一、挪用公款单位领导失职责任的行政处分方式有哪些?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二、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三、涉嫌挪用公款罪法院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被告人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又要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情况,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形势,确保刑罚目的的实现。但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同或者相似的案件,对被告人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平衡。
四、挪用公款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2、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4、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在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家公款,情节严重的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单位领导不需要为员工挪用公款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有证据证明单位领导存在失职责任的,才可以依法进行行政处分,对单位领导的行政处分方式,要根据责任大小确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告双倍工资赢的可能性大。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主张从工作的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的双倍工资,一般计算11个月的工资。未签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工资规定: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
劳动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是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一般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法律依据:《